新闻中心News
开云电子安徽:全力打造长三角绿色食品发展新高地
今年以来,安徽以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,以“双招双引”为抓手,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链不断延长,实现田间车间紧密相连,全力打造长三角绿色食品发展新高地。 这段时间,在阜阳市太和县这家食用菌龙头企业,来自上海等地的专家按照约定时间,为企业上门“问诊”。有了科研部门作为强大后盾,这两年,这家企业先后攻克了温度把控、基质配比等方面的10多项难题,首次在当地研发生产的蛹虫草、红托竹荪等特色食用菌品种,“包揽”了长三角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。 包括我们安徽省农科院、上海农科院,对我们来讲,从最前端的菌种(引进),(到)二产这一块 也给予了我们不少的科研成果,我们长三角每一年的销售额也都在7000万(元)以上。 按照省里大力发展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要求,今年以来,太和县围绕粮油、食用菌等重点绿色食品产业,和长三角地区的农业科研院所紧密对接,通过跨区域定期举办科研项目对接会、技术培训会等,已累计为30多家农业企业提供常态化技术服务,走出了绿色食品产业“强技术、建链条、促集群”发展的升级新赛道。 企业提出问题,我们给他解决问题,从我们的菌种研发、栽培技术,再到后期的加工,全产业链地为我们这个产业来进行服务,(产值)每年20%的往上递增。 壮大绿色食品产业,关键是要做好“粮头食尾”“畜头肉尾”“农头工尾”增值大文章,实现绿色食品生产、加工、供应一体化发展。在养牛大县亳州市蒙城县,当地成立肉牛产业工作专班,设立了2亿元“肉牛产业发展基金”,稳步推进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。随着秸秆收集变牧草、冷链物流等前后端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,蒙城县先后招引了4家肉牛深加工企业落户,今年产值有望突破2.6亿元。不久前投产的位于产业链下游的这家赢财牛农业科技公司,就将肉牛细分为34个部位,加工成预制菜、熟食等产品,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。 现在有1条肉牛屠宰线条精分割包装线,经过精细分割之后,每头牛的产值大概可以提升5000元左右。 (计划)到2023年底,肉牛饲养量发展到8万头,到2025年底发展到20万头,实现我们蒙城肉牛振兴计划目标。 目前,安徽共认定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486个,今年前三季度,全省绿色食品产业新增项目1404个,投资总额2903.42亿元,全省绿色食品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6555个,其中绿色食品4791个、居全国第2位,有机农产品1645个、居全国第3位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皖B2-20080023